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1
1989年夏天,我寫給一個人的畢業留言是:
但願人長久:“,;‘-’、?!……”()——《·》。
半是遊戲。大家互贈同一句話,每人随意在後面列出所有的标點符号,根據标點順序推測性格。盡管馬上就要各奔東西了,但是,我和物理系幾個男生圍坐在一間光線暗淡的宿舍裡,還是饒有興緻地在紙上塗來塗去。我這個标點順序被解釋為:在無秩序中追究意義。
想起這個遊戲是由于我收到了洪洧的電話。洪洧就是接受這句畢業贈言的人。那一年,我為了和男友在一起,回到伊城一所高校教書;他為了和父母在一起,返回老家雲台。後來,我換了單位,跟那男人分道揚镳;他則拖家帶口去了北京。
久不聯系,他第一句話便是,猜猜我在哪裡?他極少這麼一驚一乍地說話。我第一個反應是,他到了伊城,甚至,已經到了我此時所處的辦公室門外?我按下陡然湧起的高興,說,你這毫無懸念的家夥還能在哪兒,無非待在地球上,不是在這個角落,就是在那個角落。他說,我在你的宿舍樓下。我愣了一會兒,才明白他所指何處。這麼說他是在複旦。隔了這麼久,他提到的那個舊場所有些令人恍惚。我依稀記起那個三十年前的青蔥男孩——也是初夏時節,他手搭涼棚看着我宿舍的窗口,嗓音戗直地大喊,馬老,下樓!像許多校園男孩一樣,當年的洪洧一頭亂發,白襯衫松松垮垮統在牛仔褲裡面,有種潑潑灑灑的萎靡。他太瘦了,站得又有些歪斜,仿佛風再大一點他就會給吹到半空裡去。
洪洧曆數着那些令他心醉的“不變”。這些舊樓舊館一處也沒有動,他說,5号樓還是住着五顔六色的女孩子,曦園也是當年的樣子,荷花快要開了,蘇步青題詞的粉壁——記得吧,咱們當初擠在那裡拍照來着——也還是舊模樣。
這懷舊的人,會不會再次手搭涼棚看向那個窗口?畢業這麼多年,我們前前後後也就見過兩次面。我也還記得幾年前見過的洪洧,在一幫子膀大腰圓甚或白發曆曆的男同學裡面,唯有他依然瘦弱颀長。他笑容明朗,一襲黑色風衣,連發型都還是學生時代的樣子,與那種暮氣乍現的氣氛有幾分不搭。至少,在外殼上,他也屬于“不變”的部分。
隻有樹變了。他說,還記得那些小樹吧,當時你還拿它們來比我,現在我還是瘦,樹可是已經長得又高又壯了,你樓下全是大片大片的樹蔭,我還不如人家樹呢。我笑起來。遇到故交,人就一下子返回原形,成了當年那個孩子。我說,到底是你比樹好,樹可不能到雲台長幾年,再到北京長幾年,天南地北地轉悠。他也笑,一邊笑一邊慨歎,天南地北地轉悠,心裡惦記的就那麼幾個去處,可惜都變了……還是複旦好,知道留着這些老地方。
嗯,我說,複旦懂得你的心腸。
我曾以為我哪裡也不懷想。但是這個下午,洪洧在複旦園裡心情複雜地閑逛,我們說了許多話,說起曦園,燕園,草坪上的戀人,袖珍教室和通宵舞會,當時喜歡過的人,以及那個告别的夏天,從我們心頭碾過的屬于青春的無畏與悲怆。
歲月留給人的刻痕深淺不同,但是,刻痕總是有的,有些輕描淡寫,有些兇險狠辣,我們能夠經受的時候,那些天真,熱情,夢想,都已經石化了。當時年少,我們曾經天真地、滿懷熱情地在那裡度過,嘴裡唱着“我們曾經終日遊蕩在故鄉的青山上,我們也曾曆盡苦辛到處奔波流浪”,渾身卻充溢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歡樂與瘋癫。不知道從哪天起,故鄉的青山遠了,我們不再把将來挂在嘴上,也羞于說出夢想與憂愁。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不再東張西望,我們開始清減,放棄,對沿途所遇的事物掃視而過。
我們聽從了誰的教唆,被誰帶向了遠方?遠離之後回首,哪一道往日的河岸還看得清楚?想不時回去看看的地方并不多,但也如洪洧所言,那些舊場所大多已經改變,或竟完全湮滅了。隻是,所有隐遁的時間都會化為“此刻”的醞釀池,會布散某種屬于過往的特殊氣息,雖然難以覺察,卻不能不時時攜帶。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1
1989年夏天,我寫給一個人的畢業留言是:
但願人長久:“,;‘-’、?!……”()——《·》。
半是遊戲。大家互贈同一句話,每人随意在後面列出所有的标點符号,根據标點順序推測性格。盡管馬上就要各奔東西了,但是,我和物理系幾個男生圍坐在一間光線暗淡的宿舍裡,還是饒有興緻地在紙上塗來塗去。我這個标點順序被解釋為:在無秩序中追究意義。
想起這個遊戲是由于我收到了洪洧的電話。洪洧就是接受這句畢業贈言的人。那一年,我為了和男友在一起,回到伊城一所高校教書;他為了和父母在一起,返回老家雲台。後來,我換了單位,跟那男人分道揚镳;他則拖家帶口去了北京。
久不聯系,他第一句話便是,猜猜我在哪裡?他極少這麼一驚一乍地說話。我第一個反應是,他到了伊城,甚至,已經到了我此時所處的辦公室門外?我按下陡然湧起的高興,說,你這毫無懸念的家夥還能在哪兒,無非待在地球上,不是在這個角落,就是在那個角落。他說,我在你的宿舍樓下。我愣了一會兒,才明白他所指何處。這麼說他是在複旦。隔了這麼久,他提到的那個舊場所有些令人恍惚。我依稀記起那個三十年前的青蔥男孩——也是初夏時節,他手搭涼棚看着我宿舍的窗口,嗓音戗直地大喊,馬老,下樓!像許多校園男孩一樣,當年的洪洧一頭亂發,白襯衫松松垮垮統在牛仔褲裡面,有種潑潑灑灑的萎靡。他太瘦了,站得又有些歪斜,仿佛風再大一點他就會給吹到半空裡去。
洪洧曆數着那些令他心醉的“不變”。這些舊樓舊館一處也沒有動,他說,5号樓還是住着五顔六色的女孩子,曦園也是當年的樣子,荷花快要開了,蘇步青題詞的粉壁——記得吧,咱們當初擠在那裡拍照來着——也還是舊模樣。
這懷舊的人,會不會再次手搭涼棚看向那個窗口?畢業這麼多年,我們前前後後也就見過兩次面。我也還記得幾年前見過的洪洧,在一幫子膀大腰圓甚或白發曆曆的男同學裡面,唯有他依然瘦弱颀長。他笑容明朗,一襲黑色風衣,連發型都還是學生時代的樣子,與那種暮氣乍現的氣氛有幾分不搭。至少,在外殼上,他也屬于“不變”的部分。
隻有樹變了。他說,還記得那些小樹吧,當時你還拿它們來比我,現在我還是瘦,樹可是已經長得又高又壯了,你樓下全是大片大片的樹蔭,我還不如人家樹呢。我笑起來。遇到故交,人就一下子返回原形,成了當年那個孩子。我說,到底是你比樹好,樹可不能到雲台長幾年,再到北京長幾年,天南地北地轉悠。他也笑,一邊笑一邊慨歎,天南地北地轉悠,心裡惦記的就那麼幾個去處,可惜都變了……還是複旦好,知道留着這些老地方。
嗯,我說,複旦懂得你的心腸。
我曾以為我哪裡也不懷想。但是這個下午,洪洧在複旦園裡心情複雜地閑逛,我們說了許多話,說起曦園,燕園,草坪上的戀人,袖珍教室和通宵舞會,當時喜歡過的人,以及那個告别的夏天,從我們心頭碾過的屬于青春的無畏與悲怆。
歲月留給人的刻痕深淺不同,但是,刻痕總是有的,有些輕描淡寫,有些兇險狠辣,我們能夠經受的時候,那些天真,熱情,夢想,都已經石化了。當時年少,我們曾經天真地、滿懷熱情地在那裡度過,嘴裡唱着“我們曾經終日遊蕩在故鄉的青山上,我們也曾曆盡苦辛到處奔波流浪”,渾身卻充溢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歡樂與瘋癫。不知道從哪天起,故鄉的青山遠了,我們不再把将來挂在嘴上,也羞于說出夢想與憂愁。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不再東張西望,我們開始清減,放棄,對沿途所遇的事物掃視而過。
我們聽從了誰的教唆,被誰帶向了遠方?遠離之後回首,哪一道往日的河岸還看得清楚?想不時回去看看的地方并不多,但也如洪洧所言,那些舊場所大多已經改變,或竟完全湮滅了。隻是,所有隐遁的時間都會化為“此刻”的醞釀池,會布散某種屬于過往的特殊氣息,雖然難以覺察,卻不能不時時攜帶。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