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5 5
就在我來到這裡的那一年,她離開這裡去了另一個城市。我看着她最近的照片。白皙,豐潤,清水般的眼神,看上去依然賞心悅目。這種眼神在成年人臉上不常見,是初涉世事而未經熏染的少年的眼神。用以形容成年人的詞語,漂亮、俊俏、豔麗、清秀之類,都是不适合她的。到了這個年紀,人的神色裡一般會有幾分世故,有幾分顔色的女人還會帶些妩媚之态。她沒有。她的一颦一笑,一舉一動,都像個大孩子般無邪。她站就是站,坐就是坐,看人就是直白地不加修飾地看人。這直白裡面又有某種了然,因而有某種無可言喻的動人。
這真是難得的福氣,是具有某種特殊成長背景的人才有的福氣。那當然是令人羨慕的背景:備受寵愛。與書為伴。不需要面對物質生活的捉襟見肘。不需要面對俗常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種種人際關系的不堪。不需要将就與自己不匹配的人和事。可以閉門謝客,心無旁骛。
我有一個發小,聰明且世故,年輕時寫過詩歌,後來從政,口不臧否人物,即或表态,必是玩世不恭的口氣,聲東擊西,嘻哈玩笑,讓人摸不着頭腦。但有一次偶然說到她,那人竟立刻正襟危坐,肅然曰,那是白雪公主啊,我都不太敢随便跟她說話。
一個人最終會退回到自己,從一扇小小的窗口打量風物。不需要太靠近,那些東西都清清楚楚。許多無關緊要之物、無關緊要之事,都被略過了。那些東西和那扇窗戶,其實也不是必需的。它們都可以在重構中被代換。我依然希望為我的轉述賦予相對硬朗的素質——像土地,能夠承托也能夠孕育,哪怕這隻是一種錯覺:調動細節卻又絕不依賴;為自己捏造一個替身,盡管他通常隻是一晃而過;戒除唯美和情意綿綿,以免文本質地溏化;盡量戒除慣性和儀式,以免這地面失去土的生機。
埃及術士用一滴墨為鏡子,展現萬裡之外的景象。而我們這樣的人,根本不需要使用實物。這有個前提,我們須得始終處身實物之間,不斷地化身為它們,體味它們對鄰物、對作為整體的世界、對我們的感觸,讓自我碎裂為仿佛不存在,讓自我的每一顆微粒都浸透俗世的判斷。
自我之中涵納衆生萬物。這一點,她也許在早年就完成了。
人和人是各個不同的。經驗如果可以嫁接,許多人就不必活了。我一直對于引用保持謹慎,也時刻警惕教誨的嗜好。人這一生固然很短,但也難能因此潦草敷衍。要靠譜地活下去,必須一樣一樣,逐個嘗試。也許這一番出入永無終止。隻要萬物生長,你就必須不斷地粉碎自己,化為它們;或者相反。處身其中,或者抽身撤離。我們和靈魂隐匿其中的事物,總是貌離神合,難解難分。似乎總是這樣:推杯換盞之間,後山杏花已落。
5
就在我來到這裡的那一年,她離開這裡去了另一個城市。我看着她最近的照片。白皙,豐潤,清水般的眼神,看上去依然賞心悅目。這種眼神在成年人臉上不常見,是初涉世事而未經熏染的少年的眼神。用以形容成年人的詞語,漂亮、俊俏、豔麗、清秀之類,都是不适合她的。到了這個年紀,人的神色裡一般會有幾分世故,有幾分顔色的女人還會帶些妩媚之态。她沒有。她的一颦一笑,一舉一動,都像個大孩子般無邪。她站就是站,坐就是坐,看人就是直白地不加修飾地看人。這直白裡面又有某種了然,因而有某種無可言喻的動人。
這真是難得的福氣,是具有某種特殊成長背景的人才有的福氣。那當然是令人羨慕的背景:備受寵愛。與書為伴。不需要面對物質生活的捉襟見肘。不需要面對俗常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種種人際關系的不堪。不需要将就與自己不匹配的人和事。可以閉門謝客,心無旁骛。
我有一個發小,聰明且世故,年輕時寫過詩歌,後來從政,口不臧否人物,即或表态,必是玩世不恭的口氣,聲東擊西,嘻哈玩笑,讓人摸不着頭腦。但有一次偶然說到她,那人竟立刻正襟危坐,肅然曰,那是白雪公主啊,我都不太敢随便跟她說話。
一個人最終會退回到自己,從一扇小小的窗口打量風物。不需要太靠近,那些東西都清清楚楚。許多無關緊要之物、無關緊要之事,都被略過了。那些東西和那扇窗戶,其實也不是必需的。它們都可以在重構中被代換。我依然希望為我的轉述賦予相對硬朗的素質——像土地,能夠承托也能夠孕育,哪怕這隻是一種錯覺:調動細節卻又絕不依賴;為自己捏造一個替身,盡管他通常隻是一晃而過;戒除唯美和情意綿綿,以免文本質地溏化;盡量戒除慣性和儀式,以免這地面失去土的生機。
埃及術士用一滴墨為鏡子,展現萬裡之外的景象。而我們這樣的人,根本不需要使用實物。這有個前提,我們須得始終處身實物之間,不斷地化身為它們,體味它們對鄰物、對作為整體的世界、對我們的感觸,讓自我碎裂為仿佛不存在,讓自我的每一顆微粒都浸透俗世的判斷。
自我之中涵納衆生萬物。這一點,她也許在早年就完成了。
人和人是各個不同的。經驗如果可以嫁接,許多人就不必活了。我一直對于引用保持謹慎,也時刻警惕教誨的嗜好。人這一生固然很短,但也難能因此潦草敷衍。要靠譜地活下去,必須一樣一樣,逐個嘗試。也許這一番出入永無終止。隻要萬物生長,你就必須不斷地粉碎自己,化為它們;或者相反。處身其中,或者抽身撤離。我們和靈魂隐匿其中的事物,總是貌離神合,難解難分。似乎總是這樣:推杯換盞之間,後山杏花已落。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