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溪頭警事》的是作家木木申的作品,讲述主角木木申的精彩故事,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
第12章 “警察同志,以後要多給我們上上反詐宣傳課啊,省得我們被騙了還不知道。”
“就是,就是,這些騙子專騙人家的血汗錢、救命錢、養老錢,真是太缺德了。”
“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我們要擦亮雙眼,不要透露個人重要信息,否則騙子還會帶來系列詐騙套路。”潘向前總結道。
這個插曲,也在潘向前心裡掀起了一絲波瀾。看來,基層工作确實也不是那麼簡單,意外總在不經意間而至。
一晃,潘向前到溪頭鎮派出所已有一個星期,這周,他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反詐宣傳。大媽和她兒子的6000塊錢還是沒能追回來,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潘向前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也上來了。
他和幾位新警,想着法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多渠道開展反詐宣傳。
針對大衆群體,他們還可以通過網上直播、拍視頻等方式宣傳,也可以通過家校共建小手牽大手達到宣傳效果。不過因老年群體的特殊性,他們大多隻能靠一雙腿和一張嘴,将宣傳工作做到每村每戶。
好在,潘向前聯合村裡照料中心與村廣播站推行的“小喇叭”喊話行動,取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他們将反詐宣傳編成了順口溜,分普通話和方言兩個版本,定時循環在村裡播放:莫亂點、莫好奇、莫貪心,守好錢袋,福氣滿滿
“出警出警,江源鄉上根村養牛大戶丟了一頭500多斤的小黃牛。”
晨光熹微,溪頭鎮派出所一早就接到了一起報警。
哎,人的事有一籮筐,現在還要找牛?潘向前在心裡嘀咕。
教導員潛來多點了名:“向前,你跟我出警。”
潛來多為人和藹,一雙标志性的眯眯眼看起來特别無害和喜感,但傳說他辦起案子來,眯眯眼一眨,手段雷霆。
前段時間,潛來多的愛人乳腺癌複發住院,楊鋒特批他在醫院陪護,兩天前剛回到所裡,江源鄉就是潛來多的轄區。
江源鄉離溪頭鎮32公裡,昨夜是潘向前和潛來多值班,現在是早上5點36分,潛來多帶上潘向前和輔警江然發火速出警。
警車一路飛馳,如今村村通公路,路況良好,車子開得倒還穩當。
道路兩邊,山巒連綿、群峰聳峙,雲霧繞着疊翠,飄飄渺渺似真似幻,山腳下,連綿梯田金黃燦爛,稻香沁脾。鳥啾從空谷傳來,動靜相宜,滌蕩人的心靈。
這是潘向前第一次去上根村,這麼多村莊,他還沒有全部走一遍,望着車窗外的遠山樹木,潘向前一早的不滿也消散了不少,對這大山深處的江源鄉有了一絲期待。
沿着蜿蜒的道路盤旋而上,向雲端的視覺感越甚。潘向前的耳朵明顯有了壓迫感。
“這裡最高海拔1000多米,現在估計有800米,翻過這道彎坡,海拔會下降到600米。”潛來多如數家珍。
江源鄉的村民大多外出開超市,你帶着我,我領着你,老鄉帶老鄉,竟也将超市生意做成了一個産業。留守的村民承包茶山,種綠茶。也有的依托高大杉木和婆娑修竹的好生态,建起了綠色牧場,将養殖業做得風聲水起。
其中有一家養牛場,從千裡之外的高山牧場訂單來一批小黃牛,轉場到江源鄉上根村育肥上市。這些500斤左右的小黃牛,可以長到1500多斤至2000斤,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的。
由于這些小黃牛一直被當地養殖戶放養在山上,野性十足,具有一定的攻擊性,這會兒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隐藏的危險不可預料。
“警察同志,以後要多給我們上上反詐宣傳課啊,省得我們被騙了還不知道。”
“就是,就是,這些騙子專騙人家的血汗錢、救命錢、養老錢,真是太缺德了。”
“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我們要擦亮雙眼,不要透露個人重要信息,否則騙子還會帶來系列詐騙套路。”潘向前總結道。
這個插曲,也在潘向前心裡掀起了一絲波瀾。看來,基層工作确實也不是那麼簡單,意外總在不經意間而至。
一晃,潘向前到溪頭鎮派出所已有一個星期,這周,他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反詐宣傳。大媽和她兒子的6000塊錢還是沒能追回來,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潘向前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也上來了。
他和幾位新警,想着法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多渠道開展反詐宣傳。
針對大衆群體,他們還可以通過網上直播、拍視頻等方式宣傳,也可以通過家校共建小手牽大手達到宣傳效果。不過因老年群體的特殊性,他們大多隻能靠一雙腿和一張嘴,将宣傳工作做到每村每戶。
好在,潘向前聯合村裡照料中心與村廣播站推行的“小喇叭”喊話行動,取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他們将反詐宣傳編成了順口溜,分普通話和方言兩個版本,定時循環在村裡播放:莫亂點、莫好奇、莫貪心,守好錢袋,福氣滿滿
“出警出警,江源鄉上根村養牛大戶丟了一頭500多斤的小黃牛。”
晨光熹微,溪頭鎮派出所一早就接到了一起報警。
哎,人的事有一籮筐,現在還要找牛?潘向前在心裡嘀咕。
教導員潛來多點了名:“向前,你跟我出警。”
潛來多為人和藹,一雙标志性的眯眯眼看起來特别無害和喜感,但傳說他辦起案子來,眯眯眼一眨,手段雷霆。
前段時間,潛來多的愛人乳腺癌複發住院,楊鋒特批他在醫院陪護,兩天前剛回到所裡,江源鄉就是潛來多的轄區。
江源鄉離溪頭鎮32公裡,昨夜是潘向前和潛來多值班,現在是早上5點36分,潛來多帶上潘向前和輔警江然發火速出警。
警車一路飛馳,如今村村通公路,路況良好,車子開得倒還穩當。
道路兩邊,山巒連綿、群峰聳峙,雲霧繞着疊翠,飄飄渺渺似真似幻,山腳下,連綿梯田金黃燦爛,稻香沁脾。鳥啾從空谷傳來,動靜相宜,滌蕩人的心靈。
這是潘向前第一次去上根村,這麼多村莊,他還沒有全部走一遍,望着車窗外的遠山樹木,潘向前一早的不滿也消散了不少,對這大山深處的江源鄉有了一絲期待。
沿着蜿蜒的道路盤旋而上,向雲端的視覺感越甚。潘向前的耳朵明顯有了壓迫感。
“這裡最高海拔1000多米,現在估計有800米,翻過這道彎坡,海拔會下降到600米。”潛來多如數家珍。
江源鄉的村民大多外出開超市,你帶着我,我領着你,老鄉帶老鄉,竟也将超市生意做成了一個産業。留守的村民承包茶山,種綠茶。也有的依托高大杉木和婆娑修竹的好生态,建起了綠色牧場,将養殖業做得風聲水起。
其中有一家養牛場,從千裡之外的高山牧場訂單來一批小黃牛,轉場到江源鄉上根村育肥上市。這些500斤左右的小黃牛,可以長到1500多斤至2000斤,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的。
由于這些小黃牛一直被當地養殖戶放養在山上,野性十足,具有一定的攻擊性,這會兒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隐藏的危險不可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