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雨顧甯暄》是所著的一本已完结的,主角是佚名,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感叹,只要是读过的人,都懂。精彩内容概括:...
第17章 安青雨确實覺得眼皮有些沉,聞言輕輕點頭。
玄明走出門,關門的聲音幾不可聞。
等他轉身時,臉上的佛性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廟裡佛像那般木然冰冷。
他輕聲喃喃:“皇嫂?這稱呼喊起來,哪有青雨好聽?”
京都,皇宮。
顧甯暄從奏折中擡頭,大太監即刻上前,問道:“陛下今夜,想去何處歇着?”
顧甯暄薄唇抿起,他問:“貴妃還未有消息嗎?”
大太監臉色一僵,趕緊道:“陛下莫急,你派的人已在各處尋找,便是安家也出動了不少人手,都為貴妃娘娘操心着呢。”
顧甯暄擡手捏了捏眉心,他想起大太監先前那個問題,無力道:“哪也不去,就歇在乾清宮。”
眼看着他要走,大太監咬咬牙,還是說道:“陛下,今兒姜答應派婢女來了幾回。”
顧甯暄腳步一頓,他這才想起昨日答應了姜映竹今天要去看她。
大太監站在他身後,大氣都不敢出,隻求自己不要惹怒這位帝王。
好在,顧甯暄沉默一會兒,還是開口:“那便擺駕點翠宮。”
不過一刻鐘距離,顧甯暄便到了點翠宮門外。
姜映竹早就得了消息,等在門口。
見了顧甯暄,她臉上閃過一絲喜色:“給陛下請安。”
顧甯暄語氣淡淡:“起來吧。”
他的語氣和平常并無不同,剛要進殿,目光卻頓在一個掃着枯葉的婢女身上。
顧甯暄語氣莫名:“那是吟霜?”
姜映竹笑道:“是啊,臣妾見吟霜無處可去,便讓她在臣妾這做點雜事,等貴妃娘娘回來,臣妾自然會将吟霜還回去。”
顧甯暄沉吟片刻,還是開口:“吟霜既是鳳鸾宮之人,在你這也不合适,讓她回原處,你這裡,讓管事的撥兩個丫鬟就是。”
姜映竹臉色驟變。
吟霜驟然擡起頭來,她撲到顧甯暄面前跪下。
“皇上,奴婢願意呆在點翠宮,服侍娘娘!”
顧甯暄臉色頓時陰沉下去,就連姜映竹看着跪在面前的吟霜,也是一愣。
不過轉瞬,姜映竹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高傲之感。
不過轉瞬,姜映竹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高傲之感。
不過短短一月,安青雨的婢女便朝她投誠,這足以證明她比安青雨強。
此刻,姜映竹幾乎想要安青雨立刻出現,嘗嘗這衆叛親離的滋味。
她看着顧甯暄冷冽的神情,大着膽子開口:“陛下,既然這婢女願意,那便讓她留下,好不好?”
顧甯暄看她一眼,目光深沉的讓人察覺不出他心裡在想什麼。
半晌,他說:“依你便是。”
姜映竹喜笑顔開的跟着他踏入内殿。
她本以為顧甯暄會在自己這裡歇下,但沒想到隻用了晚膳,體貼的話都沒得幾句,顧甯暄便離開了。
出了點翠宮,大太監看着顧甯暄冰冷的神色,半個字都不敢說。
隻在心裡怒罵姜映竹不識時務,陛下最不喜歡背主之人,吟霜那樣的奴婢她還當個寶收入宮中,真當誰不知道她打的什麼主意?
可顧甯暄直到回了乾清宮,也沒就此事說半個字,大太監便将心放回了肚子裡,隻是想着以後不能再跟姜映竹有半點幹系了。
隻是幾日後,姜太傅來找顧甯暄下棋時,被他不輕不重的說了句:“太傅莫要一心為江山社稷,家宅中人,也該嚴加教導才是。”
姜太傅瞬間冷汗直冒,出了宮後将家中後輩喊到一起訓斥一番,看着一臉莫名其妙的後輩們,他陡然想起那個被顧甯暄寶貝似的藏于深宮中的嫡女來。
姜太傅頭發都愁白了一撮終于輾轉着打聽到了姜映竹留下吟霜之事,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暈過去。
他在府中拍着桌子跟自己的發妻抱怨:“真真是個豬腦子!我倆的好她是一點沒學到,倒是那些個姨娘手段學的不少!若不是陛下護着,這些年她早就給人吃的骨頭都不剩了!”
姜夫人也是一臉發愁的模樣,她怒聲道:“你還好意思說!若不是你早年萬事都聽你娘的,咱們第一個女兒至于被她抱去養成這幅德行?”
提起自家早年胡亂作為的亡母,姜太傅頓時噤聲。
半晌,他歎息一聲:“罷了罷了,過不久便是陛下壽誕,你到時候與映竹在宮中遇見,多提點她兩句吧,既然留下了吟霜,便要好生善待,免得被人抓住話柄。”
……
轉眼便是半年過去,京都早早的開始張燈結彩,隻因他們的天子要過壽誕了。
街頭巷尾紛紛洋溢着喜慶之氣。
“聽說此番給皇上賀壽,各國使者以及塞外部落都要來呢。”
“我現在沒心情去管這些,我隻想失蹤的貴妃娘娘掉在我面前,讓我拿上那萬兩黃金。”
“皇上對貴妃,可真是一往情深……”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顧甯暄的壽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