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第3章 李世民氣笑了。
“你懶政怠政,還成了朝廷的問題,好,好得很呐。”
手中的劍已經舉起來,今天不劈死葉塵,難消他心頭之恨。
“給多少錢辦多少事,自古的道理。”
“本官正七品,三百畝職田加月奉三貫錢。”
“職田至今都沒有落實到位,一個月隻有三貫錢,你要我幹多少事?”
“想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你覺得合适嗎?”
一想到這事,葉塵就惱火。
在唐代,任何一個官員最要緊的收入就是職田收入,可以說80的收入都源自于職田。
一個有職田的七品官,年收入最高能夠到七百石米加俸銀三十六貫,折合下來一年俸祿一百八十貫左右。
是不低。
但沒有職田,年收入就三十六貫錢。
“你正七品官,怎麼會沒有職田?”
李世民握劍的手頓在半空。
“不是沒有,是沒給好處費,上面壓着不給落實。”
“這事歸京都府管,京都府尹也就是雍州牧秦王,真不咋地,堂堂皇子,竟然貪贓枉法。”
“要下面官員送好處,臉都不要了。”
葉塵瘋狂上眼藥,讓你隐藏身份。
京師長安位于雍州,京都府也就是雍州府,李世民兼任雍州牧,雍州最高長官。
雍州京師長安外的官員,都歸京都府管。
算起來,李世民是他上司的上司。
李世民臉色鐵青,一是被罵的,二是被氣的。
新朝初創,居然就已經有人敢從中上下其手,克扣基層官員的待遇。
而且這賬還算到他頭上,他天天在外打仗,京都府的事他根本沒怎麼管好吧。
但這事他也推卸不了責任,因為他沒怎麼管,所以導緻貪污橫行。
查,回去必須嚴查到底。
“還有,說我懶政怠政,自打我上任以來,這個地方的破案率和民望哪個不是噌噌地往上漲?”
“我這後院最不缺的就是萬民傘。”
“朝廷沒有給本官俸祿落實到位,自己都沒做好表率,憑什麼要求本官廢寝忘食?”
葉塵瘋狂吐槽,指了指角落放着的一堆萬民傘。
葉塵瘋狂吐槽,指了指角落放着的一堆萬民傘。
曆朝曆代,唐朝的裙帶關系最為嚴重,大官不是士族出身就是關隴貴族出身。
而他不願卑躬屈膝捧臭腳,自然混得不如意。
“真是萬民傘。”
房玄齡走過去一看,震驚地看向葉塵,這狗官竟然能得萬民傘?
李世民收起劍,忙過去查看,足足十多把,貨真價實的萬民傘。
還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地方父母官能夠這麼受老百姓愛戴的。
傘面上密密麻麻的簽名和手印,每一把傘都代表着百姓最樸實的感激。
萬民傘的分量非常重,不是靠權勢能強求來的,而是要實打實的政績和民心。
他以為的狗官,不僅不是狗官,還是個十足的好官?
“這些萬民傘,當真都是百姓自願送的?”
房玄齡實在有些不敢置信,一個小年輕,竟然能得百姓如此愛戴。
如此年輕,真能有如此本事?
“不然呢?本官還能逼着百姓送?”
葉塵傲嬌地瞥了一眼房玄齡,你沒有吧?羨慕吧?
“你一天就上四個時辰衙,百姓還能愛戴你?”
杜如晦也忍不住懷疑,一天就上四個時辰衙,沒被百姓戳着脊梁骨罵就不錯了。
“所以我說這就是本事啊。”
“我一天上四個時辰衙,能解決三四十件案子,别人一天上六個時辰衙,隻能解決十件案子。”
“上衙時間長不代表就有效率,上衙時間短還能把民生治理好,這才是本事。”
葉塵自賣自誇起來。
不,是陳述事實。
系統獎勵了一堆史書,有治國理政的,有案例分析,在那麼多知識的熏陶下,他想不牛都不行啊。
“喔?你說把民生治理好,我倒想聽聽你都做出了什麼政績?”
杜如晦來了興趣。
葉塵說得确實有道理,上衙時間長不代表效率就高。
就像是讀書,一個夫子教出來的,有人高中,有人卻沒學進去多少。
“鄠縣每年上繳的稅賦從來隻多不少,且縣衙府庫仍有盈餘。”
“百姓不說頓頓吃飽,但至少都餓不着,穿的衣服也都比其他縣的幹淨得體得多。”
葉塵自得道。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