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姬昱眉梢微動,卻不動聲色。
姬映的目光掃過姬昱,又落回秦明玥身上,“秦愛卿詳細道來。”
“昨日小女與幾位同窗在春風樓小聚,竟遭江湖匪類當衆羞辱,逼迫下跪認錯。”
秦明玥一臉悲憤,恨不得下一秒撞死在盤龍柱上,“光天化日之下,京城重地,竟有如此猖狂之徒!而負責京城治安的靖王世女卻視若無睹,這不是玩忽職守是什麼?”
姬昱心中止不住的冷笑,這老狐狸颠倒黑白的本事倒是一流。
“陛下,”秦明玥繼續道,“自靖王世女接管京城防務以來,城内治安每況愈下,如今竟然還有匪類肆意妄為。臣請陛下明察,撤換防務主管,另擇賢能!”
殿内氣氛驟然緊張,幾位與靖王府交好的大臣面露憤慨,卻一時找不到反駁之詞。
姬昱正欲出列應對兩句,卻見禦史大夫謝青岚已經搶先一步。
“臣有異議!”謝青岚聲音清朗,“據臣所知,秦尚書所言,與事實大相徑庭!”
姬映似乎來了興趣,“哦?不知謝愛卿有何高見?”
謝青岚年約三十,是朝中有名的鐵面禦史。
她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臣昨夜接到百姓聯名上書,詳述兵部尚書之女秦蓉及其黨羽長期在京城欺壓良善、調戲男子的惡行。昨日之事,實乃江湖義士路見不平,為相國府二公子沈翊桉讨個公道!”
秦明玥臉色大變,“胡說八道!我女兒一向知書達理”
“知書達理?”
謝青岚冷笑一聲,展開奏折,“去歲重陽,秦蓉當街強搶民夫,緻其投河自盡。今年上元節晚,醉後闖入太常寺少卿府邸,調戲其夫郎。昨日更是在春風樓借着酒勁兒對沈公子出言不遜這些,都有證人證言!”
朝堂上一片嘩然。
姬昱暗自驚訝,沒想到謝青岚竟掌握如此多證據。
她餘光瞥了文官隊列中的沈經綸,就見那人面色陰沉如水。
“陛下!”謝青岚乘勝追擊,“秦尚書教女無方,縱容其橫行霸道,如今反倒誣告靖王世女,其心可誅!臣請陛下嚴懲秦氏母女,以正朝綱!”
秦明玥額頭滲出冷汗,她擡袖擦了擦,将腰彎得更深了些,“陛下明鑒!小女确有頑劣之處,但絕無謝禦史所言那般不堪”
“夠了。”
姬昱輕飄飄地吐出來兩個字,卻讓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她目光如炬,在秦明玥和姬昱之間掃視,“朕記得,靖王世女接管京城防務不過月餘,此前種種,與她何幹?”
姬昱眉梢微挑。
姬映這是在為她開脫?
這倒是她沒料到的。
“至于昨日之事”
姬映指尖輕敲龍椅扶手,“朕也有所耳聞,沈家公子不日後即将彩樓招親,乃朕親口所谕。若有人借此生事,确實該罰。”
秦明玥面如土色,連忙跪伏在地,“臣知罪!臣回去一定嚴加管教小女”
“秦愛卿。”姬映的語氣陡然轉冷,“教女不善,是為母之過,誣告同僚,是為臣不忠。罰俸半年,閉門思過一月。至于令愛”
姬映略一沉吟,“即日起禁足半年,抄寫《女誡》百遍,以儆效尤。”
姬映略一沉吟,“即日起禁足半年,抄寫《女誡》百遍,以儆效尤。”
“臣領旨謝恩。”
秦明玥聲音發抖,重重叩首。
之後,姬映又看向姬昱,“靖王世女。”
姬昱出列行禮,“臣在。”
“京城治安确實有待加強,朕命你即日起嚴查城中不法之徒,無論出身貴賤,一視同仁。”
姬昱低頭領命,“臣遵旨。”
“臣還有一事啟奏。”
秦蓉的事兒剛告一段落,沈經綸突然出列,面容肅穆,紫袍玉帶襯得她愈發威嚴。
姬昱餘光瞥見站在文官隊列前端的沈經綸,幾乎是一瞬間就想明白了她接下來想要說什麼。
姬映微微擡眼,“沈愛卿但說無妨。”
沈經綸雙手執笏,聲音沉穩有力,“犬子翊桉蒙陛下恩典,不日後将行彩樓招親,臣對此殊榮銘感五内,然臣也是今日才發現,有些報名者諸如秦蓉之流品行不端、才學淺薄,恐非良配。臣鬥膽請陛下恩準,提高招親門檻,以免辱沒天家殊榮。”
大殿内頓時響起一陣低聲議論,站在武官隊列中的鎮北侯眉頭緊鎖,而戶部尚書蘇敏則面色微變,秦明玥更是氣得要跟沈經綸比劃兩下。
女帝指尖輕叩龍椅扶手,“沈愛卿欲設何等門檻?”
“臣請設文武兩試。”
沈經綸不卑不亢,“文試考經史子集,武試觀騎射功夫,唯有通過兩試者,方可進入繡樓選親。”
“荒謬!”
蘇敏忍不住出列反駁,“陛下,招親本為喜事,若設此等門檻,豈不寒了天下女子求娶之心?況且商人納糧亦可為國效力,何必拘泥于文武之才?”
姬昱心頭一動。
蘇敏這話明擺着是為皇商蘇家開路,誰人不知蘇家大小姐蘇錦繡雖富可敵國,卻是個連《女誡》都背不全的草包。
沈經綸冷笑一聲,“蘇大人此言差矣,相國府雖不敢自稱書香門第,卻也世代簪纓,若讓不學無術之輩入門,豈不贻笑大方?”
“沈相國這是瞧不起商賈之家了?”
蘇敏針鋒相對,“如今天下太平,商貿繁榮,國庫三成稅收來自商路,按相國之意,這些為國出力者,連求娶個公子都不配?”
“蘇大人何必偷換概念?”
姬昱突然插話,“沈相國所言是招親門檻,無關士農工商之分。若蘇家小姐真有才學,又何懼一試?”
姬映微微擡手,朝堂立刻安靜下來。
她目光深邃,在幾位大臣之間掃視,“衆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招親之事,既要顧及相國府體面,也不可過于嚴苛。”
姬映略一沉吟,“這樣吧,就按沈愛卿所言設文武兩試,但标準不必過高,另,若有特殊貢獻者,可由三位以上大臣聯名推薦,免試入圍。”
沈經綸深深一揖,“陛下聖明。”
蘇敏雖有不甘,卻也不敢再反駁,“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