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婚后,老公突然成了生活白癡。   

我叫他洗碗,他反手把碗打碎。 

我叫他買菜,他買了一筐大白菜。 

我叫他洗衣服,他不知道按開機鍵。

偏偏他態度好,每次犯錯都笑嘻嘻跟我道歉。

我不想在這種小事上跟他計較。

直到我看見婆婆給他發消息:

【兒子怎麼樣?媽教你的招數好用嗎?】   

【我在家都沒讓你干過苦活,她一個小丫頭片子領個證就想騎在你頭上拉屎!沒門!】 

【兒子你乖乖聽媽的話,裝傻充愣三個月,吃苦享福一輩子!】 

1

【小兩口過日子,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你想占領高地,就得在結婚后前三個月,讓她吃吃苦頭!】

【林絮那丫頭是個硬茬子,吃軟不吃硬。你面上附和,說點好聽話,她說什麼你都認錯。】

【真等她吩咐你做事,你就裝傻。她讓你做什麼,你就往壞了做。時間久了,她也不敢指使你做事了!】 

【兒子切記:婚場如戰場!你是干大事的人,可不能讓你媳婦騎在你頭上拉屎,指揮你做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手機上,婆婆還在隔空指揮。 

我捏著手機的手直打顫,大腦氣血翻涌。

「老婆老婆,我手機找不見了,你手機借我打個視頻通話唄!」

手下意識一滑,手機落到床底。

臥室外,周尋急三火四地闖了進來。 

看見我,他摸了摸腦袋,露出一臉憨憨的表情。

我和周尋結婚三個月。   

這樣的情形,每周都會上演一次。

第一次,我覺得他機靈。 

第二次,我覺得他粗心。 

第三次,第四次…… 

久而久之,我覺得他是馬大哈,記性差。

周尋不止記性差,人更是笨手笨腳。 

比如,吃完飯我讓周尋洗碗。   

他每次都笑呵呵地幫忙。 

可進了廚房,碗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周尋還站在水池前,傻乎乎地問我: 

「老婆,這碗怎麼這麼滑啊!我一個沒留神它就掉到地上了。」 

說話的功夫,他手里的最后一只碗也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瞅著一地殘渣,周尋也不好意思。

拿起掃把就開始收拾。   

他不收拾還好,這一收拾,原本只在廚房的碎片被他掃進了客廳。 

他越幫忙越幫倒忙。 

我氣得不行,偏偏他沒有察覺,還在傻乎乎地收拾。 

我只好把這尊大佛請出廚房,再不敢讓他幫忙洗碗。 

有次,我下班來不及買菜,囑咐周尋看著買點。

回家一看,他買了一筐大白菜。

周尋抱著大白菜傻呵呵跟我說:   

「老婆,你讓我買菜,我也不知道買什麼菜好。我看菜市場賣白菜的奶奶挺可憐的,老人家腰都彎了,我看到她就想到我奶奶,一不留神就買多了。」 

說讓買菜,真就只買白菜,一點肉都沒買。

第1章

 

那之后,買菜的活我也不敢交給他了。

更別提讓他幫忙洗衣服、掃地。 

周尋可謂是干什麼,砸什麼。 

就這種生活上的小事,不勝枚舉。

次數多了,我受不住,跟我媽吐槽。   

她滿不在乎,反過來教育我: 

「哪個媳婦不做家務的,周尋幫你忙還挑三揀四,大小姐脾氣,嬌氣得很!」 

「更何況,這麼一點小活不是順手的事?你們結婚才三個月,就因為這點小事計較,日后還得了?」 

「再說了,周尋也就是人笨了點!笨就笨唄,慢慢調教就是了,他也沒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你倆還能因為這點屁事離婚?」

是啊,除了是生活白癡。 

周尋其它方面都很好,工作努力,踏實肯干,又上進。

「而且,夫妻日子過得舒不舒服,還得看婆婆!要我看,你婆婆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婆婆,你在這兒跟我吐槽周尋的不是,你婆婆可天天跟我夸你能干,說周尋最大的福氣就是娶了你!」

我媽說得對。 

對比周圍朋友那群婆婆們,我婆婆堪稱模范了。 

她處事圓滑,做事周到,從不干涉我和周尋的夫妻生活。 

毫不夸張地說,婆婆對我的態度比我媽對我還親。

我偶爾受不了,當著婆婆的面吐槽周尋笨手笨腳時,她還會當著我的面數落周尋。

「尋子你這個笨貨,都怪我在家把你養得太好,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還得辛苦小絮替你收拾!」

「小絮,你也別怪尋子,是媽不好。怪媽把周尋養得太好,沒讓他干過一點家務活,給你添亂了真不好意思。你也別客氣,拿尋子當驢使,慢慢調教就是!」   

「媽!拿誰當驢呢!」周尋每每都對我抱屈,「老婆,我吃醋了!我怎麼覺得你才是媽的親閨女!」 

婆婆很會做人,每次上門看我和周尋,都帶著大包小裹,塞滿冰箱。

她從不空手來。

每次來,都會發朋友圈表揚我這個兒媳婦。

親戚朋友們都跟風評論: 

【周尋踩了狗屎運。】 

可私底下,哪個不說踩狗屎運的是我?   

哪個不羨慕我能嫁給周尋,找到這個好婆婆? 

哪個不羨慕我生活美滿?

至于婚后的生活什麼樣,那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我和周尋的婚后生活沒有外人想得那般幸福。

可過日子嘛,誰家沒有個磕磕絆絆?

慢慢磨合就是了。 

我這樣安慰自己。   

直到剛剛,我看見婆婆發給周尋一個文件——《夫妻之道》。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