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卻把你應該承擔的責任留給我。

唐新月,你好自私啊。

這些年,你不在我身邊。

我的日子很難熬。

甚至還很期待下一世。

如果真的能和你重逢。

我真的會打你一巴掌。

然后再警告你。

不許比我走的早。

但話說回來,你放心好了。

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就像小時候我們曾說過的話。

「我們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會把對方的家人,當做自己的家人。」

4

周五下午的時候,我去了德才小學。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楠楠。

她屁顛的跟在一個女生后面,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那個女生手里彩色的畫。

她滿臉羨慕,語氣懇求道。

「小敏,你的畫筆借給我用一下唄?」

「我只用一小下,把媽媽的絲巾涂成黃色就可以了,我不會用很多的。」

那個叫小敏的女生,一臉的不情愿,表情似乎還帶著怒火。

「我不借。」

「誰讓你跟劉紫嘉說話的,我不會再理你了。」

說完,小敏就大步往前走了。

而楠楠的臉上,瞬間又是滿臉的失落。

嘴巴鼓鼓的,眼睛也往下耷拉著,小表情像極了唐新月。

我記得,初二那年。

我被老師和別的女生分到了一個數學小組,她當時就是這樣的。

不肯跟我說話,也不跟我回家。

甚至連好吃的、遇到好玩的事情也不跟我分享。

我當時也是倔驢脾氣,她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她。

反正又不是我的錯,憑什麼我去哄她。

所以,我們冷戰了將近半個月。

還是唐新月的媽媽發現我們不對勁,親自去學校找到老師,才把我又調回去的。

調回去的第二天,唐新月帶到班里很大一袋子她媽媽做的紅薯丸子。

一個一個的給全班同學嘗。

到我這里時,她把剩下的一大半都丟給了我。

很傲嬌的說道。

「剩下的都給你吃吧,我媽媽不小心炸多了。」

我順坡下驢,捏著那些油哄哄的丸子,偷偷吃了兩節課。

後來,老師發現了,我惡作劇說道。

「唐新月也吃了」

結果我們兩個都被罰到了教室后面罰站。

然后,我們就和好了。

想起唐新月當時錯愕的表情,我現在都想笑。

只是,突然。

我的眼前冒出來一幅畫,以及一個像極了她的、稚嫩的聲音。

「誒?是詩語阿姨。」

「你是來接我放學的嗎?」

「哇塞,我好開心啊。」

「詩語阿姨真好,我給你看看我畫的媽媽。」

「喏,你看?」

「媽媽是不是很漂亮?」

我微怔了一下,失了神似得。

等看清眼前的畫后,才慢慢反應過來。

我說:「嗯,我今天下班早,順路過來接你。」

說完話,我才開始仔細看她手里的畫。

不得不說,楠楠是有畫畫上的天賦的。

她把唐新月的那張黑白遺照,畫的惟妙惟肖。

仿佛是真的唐新月在對著我笑一樣。

而那條沒有色彩的圍巾,卻在告訴我,我再也看不到這樣美的笑容了。

楠楠推了推我的手臂,表情很興奮的說道。

「詩語阿姨,詩語阿姨,你給我買畫筆了嗎?」

「我就差一點點了。」

「你看,媽媽的頭髮是我借的班長的棕色畫筆。」

「媽媽的嘴巴是我用老師的紅色油筆涂得。」

「還有這個,媽媽的耳環,我借的是劉紫嘉的畫筆。」

講到這里,她指著那個藍色的耳環有些不開心,頹喪的看著畫,繼續說道。

「但我有些后悔了,我不該找劉紫嘉借畫筆的。

第3章

「這樣小敏就不會生氣了。」

「可是,我也沒有做錯啊,是小敏不想把藍色的畫筆借給我,我才找別人借的。」

「哎呀,算了,是我先違背朋友之間的諾言的,我就是錯了,我沒有怪小敏不借給我。」

「但是現在怎麼辦啊?詩語阿姨,小敏真的生我的氣了。」

「我應該怎麼做呢?」

「老師說,如果和最好的朋友發生矛盾,那就牽牽手就可以和好,可是小敏不讓我牽,她真的生氣了。」

楠楠把眉毛擰成了八字,苦惱的在地上用腳畫圈圈。

我嘆口氣,正想說話。

她這個話簍子又開始了。

「對了,詩語阿姨。」

「你跟媽媽就是很好的朋友。」

「你們吵架的時候都是怎麼做的呢?」

「你教教我唄,詩語阿姨。」

「我不想失去小敏,她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眼睛突然又泛起水霧,腦海里想起一句話。

「我不想失去林詩語,她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是我路過唐新月家時,她跟她媽媽說過的話。

她在求她媽媽幫忙,幫我們和好。

所以第二天,才會有老師把我和唐新月重新調成一個數學小組。

我苦笑一聲,眼淚嵌在眼眶,無奈道。

「不愧是母女倆個。」

接著,又自信的拍了拍楠楠的腦袋,說了聲。

「放心,交給我。」

5

我本以為這次去看唐阿姨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小聚。

但沒想到,阿姨把家里的親朋好友都喊了過來。

我一瞬間有些尷尬,拉著楠楠的手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唐阿姨走過來,激動的握住我的手,挨個的給我介紹。

「詩語,你到家了?」

「來來來,趕緊過來,阿姨給你介紹介紹。」

「你啊,長這麼大估計都忘了。」

接著,唐阿姨把我拉到了一個燙著大卷髮、打扮很洋氣的中年女人面前。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