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第18章 一個約莫四五十歲,臉上黝黑粗狂的男人臉上挂着笑下了車。
“老江,你可算來了!”
院士卻沒給他好臉色。
他指着這輛卡車,甕聲甕氣:“老陳,你别說你讓我們坐這個!”
江謹南還是第一次見好脾氣的院士露出這幅模樣,不由有些新奇。
老陳撓了撓腦袋,咧嘴一笑,露出了潔白的牙。
“是啊。”
院士闆着臉:“好你個老陳,我帶着人來幫你一起建設西部,你就讓我坐這個!你自己說,你這個卡車是不是從養殖場借的!”
老陳“害”了一聲,湊近了院士。
“這那能呢,養殖場的車都是用來運豬的,我哪能這麼埋汰呢,這是我從工廠借的。”
看見院士還是不說話,老陳忽然歎了口氣。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去部隊借車,可是部隊的大車都被借了出去,我實在是沒辦法。”
院士看見朋友這樣,深吸了口氣,也沒繼續為難他。
“行了,别說了,上車吧。”
老陳頓時喜笑顔開,把卡車後的踏腳放下,讓一行人上去。
所有研究員都是一頭黑線,憋屈至極。
江謹南也很無奈,但是事已至此,也沒辦法。
所有研究員上了卡車後,卡車這才緩緩啟動。
好在卡車上被放了闆凳,以至于他們不至于站一路。
江謹南坐在角落的闆凳上,閉目養神。
耳邊漸漸傳來同事細細碎碎的抱怨聲。
“你說我好端端的一個研究員,居然坐這個車,說出去還不知道被人怎麼恥笑呢!”
“就是說啊,我們好歹也是來為祖國搞天文建設的,居然是這種待遇!”
司機為了後面的研究員考慮,開的速度不快,隻有四十多碼。
因此他們一直開到了晚上才抵達了山底下的臨時住所。
因為天文台選址必須要足夠偏遠,才能遠離城市的光污染。
因為天文台選址必須要足夠偏遠,才能遠離城市的光污染。
此次前來青省,為的就是考察青省旁邊平均海拔4000米的阿什塞山。
一棟白色的蘇聯式建築前,院士站在空地囑咐大家。
“大家今天辛苦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适應适應,明天早上5點在這集合,我們要驅車前往阿什塞山山腳下駐紮。”
五點,天都還沒有亮,但是此時的派遣隊伍卻沒有人抱怨。
他們來青省之前都做過資料,阿什塞山距離臨時住所有上百公裡。
要是不早點出發,在山腳駐紮,連夜出發上山。
天黑之前都不一定能抵達山頂。
這天晚上,江謹南在陌生的環境中沒有任何不适,不到8點便早早睡下了。
見面前1天,青省派遣隊臨時住所。
四點半,江謹南起了床。
洗漱完後,他穿上了厚厚的登山服,收拾好了登山包,去空地集合。
此時的江院士也換上了防寒的衣服,站在隊伍前将清點人數。
清點完畢,院士臉色嚴肅地看了一眼隊伍。
“我們國家在天文觀測這一方面,落後了國際許多,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建立我們自己的天文觀測台。此行困難重重,甚至面臨着生命的危險,我最後問你們一次,你們想好了嗎?”
一路上,派遣隊伍雖然有人抱怨,卻沒人願意退出。
無論如何,願意參與此次派遣的人,都是願意為祖國奉獻的。
江謹南捏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終于要開展工作了!
整齊響亮的回答在空地上方回響:“想好了!”
江院士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好,出發!”
這次派遣隊乘坐的車不再是沒頂的卡車,而是一輛大巴。
也不知道陳院士從哪裡搞來的。
車子開了一天一夜,這才抵達阿什塞山山腳。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