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第4章

用过午饭,各自回屋休息。

陈易上床的时候,宋栀身体不受控制的紧绷。

她重生的时间不巧,偏偏是在嫁给陈易之后,没什么转圜的余地。不过还好,只要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她便会怀上安儿,她的长子。

大邺国法:女子不得立户,但寡妇或和离后有子可立。陈易有状元之才,又有一张好面皮,安儿也不会父不详叫人欺负说是野孩子,若陈易能把血脉放在心上,将来也能帮衬安儿一二。

而且在床上,也不只陈易一个人快活。

他们俩夫妻关系一般,偏偏在床上合拍。宋栀想到这,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不禁感叹道:到底是重生之人,在这上头不会脸皮薄。

她都想好了,等孩子生了,一切尘埃落定,她便想办法寻由头同陈易和离。带走孩子肯定不容易,但办法是人想的,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不用早早地着急上火。

陈易一上床就搂住宋栀,用唇瓣去摩搓宋栀耳廓,一只手往下伸,握住宋栀放在侧腰的手。

这是不含***的亲近。

“多谢你。”陈易轻生说道。

多谢你善待小妹,多谢你为一家人张罗饭食,也多谢你成为我的妻。

他又想起那日下学时,冯知县遣了小厮传他的事。

年前他以头名得中童试,秀才于他称不上难。冯知县是进士出身,自不会对一个才称得上是个读书人的小儿加以笼络,但秀才越多乃至出来一位举人,便是他任安阳知县期间实打实的政绩。

是以陈易对冯知县的传见,有些意外,不觉忐忑。

谁料冯知县竟是给他说媒?

冯知县是安阳县的父母官,极重政绩。又逢大邺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校,索性把百姓的肚子饱不饱、婚事利不利都装在心上了。他绞尽脑汁想让自己的考核能再好看些,三更半夜睡不着觉,想起了丝绸商宋家似乎还有个待嫁的女儿。

连夜从前院赶去后院,晃醒冯夫人。

他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左脸上也挂了三道指甲痕。

冯县令在没见过宋栀的情况下,把宋栀夸的天上有地下无,那叫一个才貌无双、温婉大气。

他越说越觉得真,满脸一副“便宜你小子了”的模样。

可陈易竟然在发呆。

冯知县皱眉,“你不会因宋家是商户而不愿意吧。”

罢了,读书人一时间想左了,也无妨,待他把其中的利害关系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他就晓得自己多疼他。

可陈易盯着他脸又叫他开不了口。

冯知县抬手挡脸,“养了只猫儿,脾气不太好......”

下一秒陈易给他行了跪拜礼,“学生谢先生。”

陈易是未来的秀才,秀才见了县官是不必行跪拜大礼的,刚见面的时候冯知县就拦住了他行礼,这跪得突然,倒是把冯知县吓了一跳。

陈易出县衙时,整个人都有些轻飘飘的,双腿像是不在地上。

宋家阿栀,他知道的。生得娇艳动人,才名不显;大气是有,温婉应该......明明是个娇气姑娘。

娇气。

陈易停下脚步,自己家中怕是不能娇养她。

可是冯知县说了,她将年满十七周岁,宋家往上孝敬再多的钱财,冯知县也不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过了十六还能算是十六,到了十七可就真是十七了。依照律法,有女满十七不嫁,父兄徒三年。

他一定会爱她护她,别人却不见得能把她捧在手心。

他不图宋家钱财,莫说旁人,便是宋家族人也在虎视眈眈。

那一夜陈易辗转反侧,一会儿觉得自己是宋栀最好的选择,一会儿又怕自己让宋栀受委屈。

他被放弃和不放弃两种选择撕得都要碎了,学堂上却更能沉浸。

好在过了几日便是旬休,事关终身大事,出于孝道,陈易也得把冯知县给他做媒的事告知父母。不料一进家门,家中竟在闹分家。

家分了,宋栀进门后就不用直面相对两面三刀的大嫂和贪得无厌的二嫂。

陈易被自己的念头惊了一下,这实在是有忘恩负义之嫌。可有些念头一旦冒出,越去忽略越能疯长。

母亲暗骂大哥和二哥没脑子,意思他的秀才功名近在眼前,这会儿闹分家,便是把从前供养幼弟的恩情都扔了出去。

父亲则沉默不语。

陈易直言:“中了秀才不过算得上读书人,称得上什么功名。不说进士,便是举人于我而言,也与痴人说梦无异。”

他话说得文邹邹的,却没什么难懂的词,陈老汉和王氏都听明白了。

“是啊,才要开始花大钱。”王氏讷讷,竟有些迷茫。

陈老汉闻言连忙拍了下老妻。

儿子有天资,在没有财力支撑下,考取功名的过程中势必要多走上许多弯路。原因无他,再有天资,也得经人点拨指导。

延请名师,需要钱。

他们是泥腿子,土里刨食,不能给儿子更多。但总还能给他信任和支持。至于老大和老二,不拖着他们也是好事。

大掌落在木桌上,“啪”得一声,当家人陈老汉当机立断:“分!”

旬休结束回到安阳县,陈易去了趟宋家。见过宋老爷后,返回县学的途中,天色已晚。

他没着急回去温书,反而慢悠悠地走。

那点时间里,陈易想明白了自身:他其实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让你成为我的妻已称得上强求,再多的他不敢奢望。

宋栀动了下头,算是回应他,其实在心中冷哼:他们不找我麻烦,我也能装贤惠。我好大家好,也让你好两天就是了。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