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好孕娘娘:绝嗣帝王替我生娃全文_第11章
 “皇上,臣妾三叔的女儿入了福王府为姬妾……”
 贝凌瑶说了贝家大房和三房的矛盾,以及贝洪娇推她落水之事。
 “之前臣妾爹拒了福王府纳侧妃一事,福王府又改纳堂妹为良妾,臣妾爹又拒了。
 堂妹怀恨在心推臣妾入湖,差点害死臣妾。
 在圣旨来前,三叔一家就已经搬出御史府了。”
 “这事爱妃不用操心,朕明日让贝御史与你三叔分宗,你三叔家的事也扯不上御史府。”
 盛武帝初听到的时也不喜。
 甚至猜测着贝家是不是要做两手准备。
 现在听了贝凌瑶的解释,心里舒服多了。
 贝凌瑶轻叹,“祖母还在,分宗怕是不易。”
 贝御史是长子,贝老太闹起来,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上,贝御史名声就得臭大街了。
 “那也无妨,有朕在,不会让御史府吃亏,他们会后悔的。”
 待他体内的毒解了,太后福王那些人一个都不放过。
 盛武帝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解了身上的毒。
 但他也知道,这么多年暗中寻找神医异士,却无法解身上的毒。
 有的还断言他活不过四十。
 如今他三十五,还有五年了。
 盛武帝看着年轻娇美的贝凌瑶心中一紧,“爱妃,明个儿朕让宗室送些子嗣入宫给你选。”
 “啊”
 贝凌瑶被盛武帝突然这么一说都差点反应不过来。
 原主的tຊ那一世,盛武帝选了几位宗室子弟入宫培养,但一场天花都死了。
 “臣妾……”
 能自己生,自然不用从宗室过继。
 “朕打算从宗室过继一子到你名下,封你为后。”
 “皇上”
 贝凌瑶握住盛武帝的手,目光柔柔的看着他,“臣妾想为皇上生孩子,生一个我与皇上的血脉,像皇上一样英俊威武。”
 盛武帝被贝凌瑶的描述触动 ,他何尝不想有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两日感觉自己行了,但体内的奇毒未解,心里对子嗣之事不抱希望。
 原想着从宗室过继子嗣到吕妃的名下,让大长公主和太后福王去斗。
 现在一颗心都偏向贝凌瑶。
 “皇上给臣妾一年的时间,若是一年,臣妾没有怀上皇上的孩子,皇上再过继好不好。”
 贝凌瑶哄着盛武帝,决定下个月就让盛武帝知道他要当爹了。
 免得他被朝臣激怒,直接从宗室带回一个孩子。
 “好”
 盛武帝忍不住把贝凌瑶抱在怀里,之前如果说仅仅是因为欲望,又觉得贝凌瑶也最适合当嗣子之母。
 那此时此刻,盛武帝多少走心了。
 心中的悸动让他又做了想了一天的事。
 烛光摇曳,床幔轻垂,隐约可见交错的身影,很快传来轻微带节奏的吱呀声,久久不息。
 外面秋意正浓,室内春意盎然。
 生命大和谐的帝妃二人,从暖意融融迅速升温到烈焰骄阳,如火如潮。
 柳妃吕妃禁足,赏花宴自然不了了之。
 一连七天,盛武帝都宿在玉芙宫,如流水的赏赐塞满了玉芙宫的库房。
 孙嬷嬷带着知画等宫人连开了五个库房,还差点装不下。
 很多人都坐不住,纷纷上奏折弹劾贝妃霸宠的妖妃行径。
 贝御史受到的攻击最大,都说他养了一个媚惑君王的女儿,各种骂人不带脏字,气的贝御史差点在朝堂上打起来。
 盛武帝自然不会看着贝御史吃亏,当即道:“在尔等之言,朕是昏君。”
 “臣等不敢。”
 “朕看你们很敢,身为百官领着朝廷俸禄,却不关心民生国事,不为民着想,成日盯着朕的后宫。”
 “京城之外,因为天灾,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裹腹,家破人亡,尔等可关心过。”
 “既然如此,朕也关心关心尔等,刑义。”
 “奴才在”
 “宣宫中所有二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宫女叫到太极宫来。”
 朝臣们不明白盛武帝什么意思。
 但他们很快惊吓了。
 玉芙宫中,贝凌瑶收到盛武帝的口谕,有些不解。
 “即是皇上口谕,那嬷嬷你带她们去吧。”
 玉芙宫除了主事嬷嬷孙嬷嬷之外,还有两个粗使嬷嬷也是四十多岁的年纪。
 另有两个宫女也超过了二十五岁。
 各宫都遇到玉芙宫这样的情况。
 当大龄宫女们齐集太极宫外的广场时,一排排按着年龄站好,头埋的低低,不敢张望。
 “皇上驾到!”
 “奴婢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都给朕抬起头来。”
 宫女们站了起来,微微抬头,但目光还是垂着,不敢直视圣颜。
 朝臣们在看到盛武帝拿着点好名字的花名册,让刑义他们从宫女中选出年纪较大,五官端正,相貌平凡的老宫女,不明所以。
 但随着一个个大龄宫女被赐给他们为贵妾良妾的时候,朝臣们有些受不住。
 在他们看来,超过二十岁都是老女人了,皇上还把三四十岁的赐给他们为妾,这不是羞辱他们吗。
 有些朝臣脸上都忍不住露出怒容。
 “尔等嫌弃朕的赏赐?”
 台阶上,盛武帝居高临下,把朝臣们的微表情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臣等不敢。”
 “不敢就记着,朕要让你们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希望你们说到做到雨露均沾,不可厚此薄彼,否则罚俸一年,充入户部用来救济灾民。罚俸三年,降官一级。”
 哗,众臣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结果。
 “皇上,这这这……”怎么行。
 太荒唐了!
 他们是觉得盛武帝连着七天夜宿玉芙宫太过了,却没有想到反蚀到他们身上。
 不说皇上赐给他们上了年纪又貌无盐的老宫女为妾, 就是他们后宅的妻妾也未必个个都得他们喜欢,哪能真雨露均沾。
 但盛武帝这会可不管他们心里乐不乐意,朝着被赐给朝臣的大龄宫女们道:
 “尔等都是从皇宫出去的,规矩礼仪教养不需要朕多说,但不可嚣张跋扈,做违法犯罪之事。但若是受欺辱冤屈,可传信锦衣卫主持公道。入了众臣府,要多规劝众臣为国为民,担起父母官之责,对的起头顶的乌纱帽。”